当前位置:首页 > 阅美活动 > 活动报道
“金图讲坛”诗歌美育课堂:当诗词遇上AI在金陵图书馆举办
发布时间:2025-03-29
  诗歌艺术美育是指以诗歌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深厚的诗歌美育传统——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东坡大江东去,书写千古江山。
  而今,计算机技术进入自我学习时代,加速了自然科学、自然人文交叉科学的发展,更加速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预期。2025年3月25日上午10:30,“金图讲坛”诗歌美育课堂邀请金陵诗社来均社长主讲,他以《当诗词遇上AI》为题,讲述当“AI已来”这一时代背景下,古典诗词如何迎来新的发展。

  首先,来社长开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工具是人类智慧与肢体的延长,一方面,包括AI在内的所有技术都是人类创造的工具,它出现的目的是帮助人类更好地生活、学习;一方面,我们要正视工具、重视工具,学习工具的运用,才能实现人的守正创新。

  随后,来社长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诗歌的发展,诗词创作从古时候起就离不开工具。以韵律为例,唐代的《唐韵》、宋代的《集韵》、清代的《佩文诗韵》……这些韵律的工具书,见证了诗词韵律的沿革,也帮助广大写作者更好地掌握诗词格律。
  来社长说:“盛唐诗歌以口口相传,遂推乐府;晚唐诗歌以手抄本传世,卒见清丽;宋代诗歌有雕版成书,脱胎换骨;清代民初诗歌有用电报传播的,同光盛焉;当代诗歌普及于网络,在青年中盛行‘后同光’。”
  比如,在网络世代,诗人赵缺就说:“没有平水韵,诗人去一半;没有计算机,诗人再去一半。”随着格律检索软件、资料搜索引擎(搜韵网)等网络工具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格式层面诗词质量的提升。

  而今,随着DeepSeek(深度求索)、Kimi(豆包)等AI软件的出现,AI展现了极为强劲的诗词学习与创作能力。但是,从专业的格律诗词角度来说,无论是情感,还是格式,AI创作的诗词还不能与诗人创作的诗词相比。来社长说,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部分读者还不知道如何教以DeepDeek为代表的AI创作诗词的技巧”。他解释道,正如人生下来是不会跑的,AI刚出来的时候是不懂格律的,与AI出现之前资料完善的格律软件、搜索软件相比,AI相当于一个起点不高却勤奋学习的学生,是在后来的发展中不断成长的。所以,请AI作诗需要配置数据,我们要分创作类型、体裁、感情基调、文化元素四个要素给AI下达指示,让AI能够更好地理解,如“诗词/七绝/苍凉/边塞”,这样指示DeepSeek,出来的作品质量就提升了很多。

  接着,来社长回答了很多人普遍关心的问题“AI写诗会不会代替人类的诗词创作”。来社长以围棋为例,指出AI下围棋很厉害,但AI围棋只能做陪练,不能做棋手。围棋职业联赛未毁灭于AI,相反,还强盛于AI时代。就诗词方面来说,AI肯定可以在诗评等方面大有作为,并且和最优秀的人类竞争。但是,诗词创作需要人类对生活最真实、真挚、真切的感受,结合规范的格律,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而这一点,AI只能作为工具帮助人类,却不能替代人类。
  最后,来社长总结道,AI的出现,让诗词的创作更加便捷、诗词的评论更加完善。我们要重视AI、善于使用,让AI成为诗词创作、鉴赏、学习的好伙伴。但同时,我们也要以一颗阅美之心,阅读生活之美、人生之美、社会之美,才能从心底里流淌出好作品,在“世界文学之都”绘就自己的文学画卷。

  (文:甘旭扬 编:甘旭扬 审:周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