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笔/乔禹
从本期开始,中旬刊头条将持续更新连载人人健康杂志社编辑部的生活,从最真实的角度出发,着眼于编辑自己或身边的案例,讲好接地气的健康故事,做好最易懂的健康科普。
在炽热的6月,人人健康杂志社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了一次体检,大家既期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又害怕检查出一些毛病。检查结束后,编辑部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这主要和我们的工作内容有关,大家每天都接触健康科普知识,所以对健康都格外关注,细细想来,颇有一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感觉,毕竟编辑们更多是从文字上感受疾病,感受各项指标。
关于体检前需要做哪些事,也是大家讨论的热点。那么,体检前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体检前的准备
除了一些特殊项目外,体检前无需特殊准备,生活方式要常态化。体检前我们往往会想,是不是要好好准备一下,清淡饮食几天,戒酒几天?其实,体检是了解日常的生活方式对于身体的影响,如果刻意制造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不能反映出日常的情况。所以按照平时的生活方式就好,不必刻意去准备,否则反而会将身体内部真正的问题隐藏起来。
1.一般准备
体检的前一天晚上,应沐浴更衣,按时就寝,避免剧烈活动和熬夜。体检当天宜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女士避免穿带钢圈的内衣、紧身衣裤等,同时不宜佩戴首饰。
2.饮食准备
体检前一周清淡饮食,不要饮酒。体检前一天的晚餐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忌油腻。具体来说,以下几种食物不宜食用:
(1)含碘高的食物:主要有深海鱼油、藻类、海带、海鱼、海蜇皮等,这些海产品含碘高,会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检测指标。
(2)含嘌呤类的食物:动物内脏、海鲜类产品中嘌呤的含量较高,会影响尿酸的检测指标。
(3)动物血制品:对大便隐血实验检查结果有一定影响。
(4)高蛋白质、高脂肪食品:大量食用这些食品会对肾功能、血脂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5)尽量避免饮酒。
(6)体检前3天不要服用维生素C、减肥及抗生素类药物。
(7)体检当天要求空腹,一般体检的前一天晚餐后就要禁食了。
3.其他特殊准备及注意事项
(1)盆腔脏器的超声检查需要提前充盈膀胱。很多体检者不知道膀胱充盈到什么程度为佳,以为有尿意就可以了,其实尿意并不是判断膀胱是否充盈的最好指标,建议以小腹有鼓胀感为佳。一般来说,需饮水600—800毫升,等待40分钟左右,膀胱即可充盈。
(2)做肠镜检查需要在检查的前一天进行肠道准备。在医师指导下做好肠道清洁工作。
(3)妊娠期的女性或有备孕倾向的女性应主动告知体检组织者,避免做带有放射性的检查。
(4)虽然要求空腹,但是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在体检当天用最少量的水,将常服药物服用。
其实就编辑个人而言,我并没有刻意去准备,还是按照日常生活习惯,以平常心面对体检。有个别同事始终保持着紧张感,只要闻到酒精的味道或是直面医生时,就会全身紧绷,其实这也是影响体检结果的因素之一,所以建议大家最好能和亲友一起去,排队等候时能聊聊天舒缓心情。
果不其然,当体检结果出来后,大家立刻开始了火热讨论。
“我这么年轻就脂肪肝?!”
“大家是不是都有颈椎问题?”
“治疗幽门螺杆菌吃什么药来着?”
“我尿酸这么高,是不是要痛风了?”
“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是什么意思?”
我社编辑部主任有十余年的全科医生工作经历,他就成了大家的“知心主任”,所有人都让主任帮忙分析自己的检查结果。
“脂肪肝就减肥吧,你又不喝酒,少吃多运动!”
“不要久坐,每隔一个小时起来活动活动,包括肩颈。”
“幽门螺杆菌治疗要去医院,医生会判断你需要三联治疗还是四联治疗。”
“现在的人尿酸都高,只要不是太高,平时保持清淡饮食即可。”
“超敏C—反应蛋白是炎症指标,很多人都会这样,持续关注即可。”
三言两语,大家的问题仿佛都被解决了。细细想来,体检出的一些问题,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也许是久坐不运动,也许是饮食不健康。
归根结底,健康不是凭空出现的,需要我们自己努力维护,不能仗着年轻或还没有出现症状就找“明天一定”“下次一定”的借口。懒惰,永远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体检过后,已经有多名编辑开始了“养生”,戒掉平时爱吃的寒凉食物,拒绝高油、高盐的零食,甚至在用过午饭后,也会主动下楼散步。如今这股“健康之风”已经刮起,当然了,猛一下就彻底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也不太现实,只要有决心坚持下来,就会越来越健康。
体检的重要性
说完编辑部的体检故事,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体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体是否健康,及时发现一些疾病的苗头。尤其是那些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的疾病,如各种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通过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实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然而,大家虽然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似乎依旧未能充分意识到定期健康体检的必要性,依旧保持着固有的思想:得病后再去医院治疗就行,无需定期体检、花这个冤枉钱。
其实,这样的想法完全错误。
40岁以上这个年龄段是疾病高发期,在内科、外科的检查中都很容易发现健康问题,因此定期进行体检更为重要。一般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并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相关的检查项目。
长时间从事办公室工作、长时间操作电脑的人群,由于他们日常工作任务重、节奏快,以至于吃饭都要赶时间,以快为基准,所以每日摄入的营养结构不合理,更别提运动了。这样的后果就是严重影响身体代谢,容易引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高脂血症、隐性心血管病等疾病。此类人群若能坚持每年体检一次,有利于早期发现疾病和接受早期治疗。
对于原有慢性疾病者、老年人,虽然已经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药物治疗使病情得到缓解,但并非一劳永逸。进行定期检查,可以进行体检参数的比对,明确病情有无发展、加重、减轻,有利于后续治疗。
定期体检还是加强和医生联系的一种好方法,便于医生对自己实行保健医疗指导,平常身体有一些小毛病,医生也会根据之前的治疗记录,更好、更准确地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体检是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是早期发现疾病、亚健康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重视并定期进行体检,以维护自身的健康。同时,在体检过程中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并听取医生的建议。
一些有必要去做的体检项目
可能还有许多读者会问,“体检项目繁杂,我该做哪些?哪些又可以暂时不做呢?”这个也可以理解,毕竟也有经济因素在其中。这里可以帮助大家列举一些,但仅供参考,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体检项目的侧重点亦有不同。但下述这些项目,每次体检都建议大家去检查:
1.三大常规检查
三常规检查指的是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身体是否存在异常,筛查疾病,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例如,血红蛋白浓度(Hb)和红细胞计数(RBC)可以反映贫血的情况,白细胞计数(WBC)和分类则可以提示感染、炎症或其他免疫相关疾病;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对一些疾病如肾炎、尿路感染等有重要的筛查作用;粪常规检查则可以检测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对一些疾病如肠道感染、消化道出血等有重要的筛查作用。
2.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其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定期测量血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高血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血脂检查
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通过检查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可以评估您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4.血糖检查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会导致高血糖和其他并发症。定期检查血糖水平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状态。
5.肝功能检查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负责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通过检查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可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
6.心电图(ECG)
心电图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它可以帮助检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其他心脏问题。
7.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可以提供有关肺部和心脏的信息,帮助检测肺部感染、结构异常和其他潜在问题。
8.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特别是对于更年期妇女和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
9.癌症筛查
根据个人年龄、性别和家族病史等因素,可能需要进行特定的癌症筛查,如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等。这些筛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癌症并提高治愈率。
10.盆、腹腔B超
对于女性而言,盆腔B超可以检测子宫、卵巢、输卵管等,有助于发现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对于男性而言,盆腔B超主要用于检查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前列腺病、膀胱病变等。
腹腔B超还可以检查腹部脏器,如肝脏、胰腺、肾脏等。
最后,如果大家还是举棋不定,可以在进行体检前咨询医生或正规的体检机构,以便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合您的体检计划。
体检不错,明年还检
就在今年年初,家中长辈同样督促我尽快体检,但我都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了,我30岁的年轻躯体,怎么可能会出现问题?但此次体检却为我敲响了警钟。
“我还年轻,我还能扛”“我不困,熬会儿夜不要紧”“今朝有酒今朝醉”……
年轻确实是资本,但年轻不代表健康,甚至这次体检后我突然有些害怕,当在我和社内前辈一个年纪的时候,会不会有他们那样的体魄。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我仍旧继续透支自己的身体,仗着年轻为所欲为,结局一定不会是我想见到的。
所以,希望大家重视健康,爱惜身体,与天空为伴,与大海为邻,用自由的灵魂、美丽的笑容、健康体魄去享受生活。
体检不错,明年还检!
下期预告 杂志社张编辑在一众脂肪肝同事中脱颖而出,她平时的饮食习惯和大家又有哪些不同?我们又该如何坚持健康饮食?请看下回分解。
(《人人健康》2024年17期 期刊架位号 [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