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承,造就“临夏一绝”
雕刻葫芦是农业产品与艺术追求相结合的产物,凝聚了人们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百余年来,临夏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这朵艺术之花,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临夏雕刻葫芦。
历史悠久
葫芦谐音“福禄”,象征富贵吉祥,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老百姓最喜爱的吉祥物之一。
相传,清光绪年间,一名姓王的裁缝经常在鸡蛋葫芦上镌刻花草,供自己欣赏,被人们认为是雕刻葫芦的始祖。
到了民国初年,几个别出心裁的匠人在鸡蛋葫芦上刻以刀马人物与风景名胜,将其作为儿童玩具在市场上销售,雕刻葫芦在民间传播开来。
及至张广建督甘时期(1914—1920年),由于张广建的提倡和艺人李文斋创造性的劳动,雕刻葫芦一举由民间跃入上层社会,成为官僚士绅互相馈赠的艺术珍品。
如今,历经百年传承,葫芦雕刻艺术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多样的形式,既可作为高雅的艺术珍品登上艺术殿堂,又可供老百姓欣赏把玩。
堪称一绝
临夏雕刻葫芦是临夏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葫芦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堪称“临夏一绝”。
临夏雕刻葫芦主要用刀或者钢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临夏雕刻葫芦取材广泛,一般多为中国吉祥图案、历史典故、人物、山水、花鸟、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画面或分割表现,或通体连贯,以繁、微、细为佳作,又以场面宏大为精佳作,如一百单八将、一百罗汉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欣赏、收藏雕刻葫芦的人越来越多,雕刻葫芦已成为文人雅士博古架上的首选艺术品,与临夏彩陶、艺术砖雕并称“临夏三绝”。
自2006年临夏雕刻葫芦被甘肃省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临夏州、市两级政府把葫芦雕刻艺术的挖掘、传承和弘扬作为一项重要扶持项目,努力把雕刻葫芦作为临夏旅游名片来打造,目前已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在一代又一代临夏艺人的传承、发展中,临夏雕刻葫芦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科学之友》2023/03 期刊架位号[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