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 冰
继《乘风破浪的姐姐》之后,热播剧《三十而已》再一次戳中30多岁女性的痛点:年龄、事业、爱情、婚姻、丈夫、儿女……然而,笔者采访了一圈后发现,身边好些该年龄段的姐姐却选择了中途弃剧。 她们说,这部电视剧既残酷又狗血,现实中的自己其实比剧里的三位女主角活得真实接地气。
破碎就破碎,要什么完美
你能相信吗? 在全网都在骂小三林有有的时候,这届中年女性最讨厌的人居然是顾佳。 为啥? 因为她的人设太完美了,她们觉得这是导演对女性角色的“新三从四德”绑架,是看上去很美的紧箍咒。
顾佳,她扮演着完美妈妈的角色,连名字都流露出牺牲的味道。
她每天早上为孩子做丰盛的早餐,对孩子说话温声细语,送孩子去顶级幼儿园。 她扮演着完美人妻的角色,是智慧与美貌并存的老婆、公司的隐形大老板、丈夫打拼事业的贤内助。 她扮演着完美闺蜜的角色,有见识有能力,闺蜜随叫随到,帮助解决任何疑难杂症,乃至婚恋问题。
这样的顾佳,为了孩子,卑躬屈膝为人提鞋也心甘情愿,并称之为“做妈的修养”。 她偶尔狼性爆发,痛打木子妈妈,也是因为儿子受欺负了。 就连坚持锻炼身体,她也是因为当妈的觉悟,不敢生病不敢老不敢死。
她甘愿被油腻猥琐的老男人客户吃豆腐,言语调戏隐忍、摸手隐忍,仅仅是因为丈夫任性搞砸了这单生意。 更令人窝火的是,受了这种委屈,她连向丈夫抱怨一句都没有,永远和颜悦色,永远云淡风轻。
这几幕场景,让未婚的小姑娘看得热血沸腾,但,已婚女人果断弃剧了。
已婚女人都知道,以上做法,也就是把它当做电视剧来看才过瘾热闹,放在真实生活里,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女人、要求女人,用这样完美的价值观来对所有人洗脑,那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这不是要求女人成为大女主,而是要求女人都成为超人。
对不起,我们中年女人不认可,也做不到。
现实里的我们,早就放过了自己。 如果今天太累了,碗可以放到明天再刷; 如果丈夫事业上遇到了困难,我们能做的也许也只是默默支持; 如果孩子成绩没那么好,我们相信成为一个普通人是大多数人的宿命。 当然,如果丈夫出轨了,该争取的财产我们的确分毫必争,但,该难过时,一点也没强求自己得像伞那样撑着……
是的,破碎就破碎,要什么完美。
越是人到中年,我们越发明白,向生活低头不丢人,比起一定要得到的,放下与放过反而更容易接近平静的幸福。
林有有算啥,“姐有有”才是王道
在《三十而已》里,被骂得最惨的是“绿茶婊”林有有,现在网上流行最为经典的一句话是:“又是被林有有气死的一天。 ”甚至,很多人光骂这个角色还不过瘾,还跑到角色扮演者的微博里开骂。 这届网友,也是够刚的了。
可是,热闹都是网友的,这届妻子特别淡定,连骂都不骂了。 就像笔者朋友说的,是孩子的网课不多吗? 还是单位裁员不让人闹心? 有那工夫,上网学两样最新的家常菜不好吗? 中年人的日子,都是带着小跑在过的。
而且,这届妻子对小三的态度也相当开放。
她们说,小三的本质不是情感掠夺者,而是资源掠夺者。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家男人手握资源,你该如何防范林有有? 看顾佳就知道了,防不胜防,全靠运气。
对于顾佳们,能不拼运气的事儿有几点:一、保住自己手里的资源,不管能不能抓住男人,一定要抓住他手里的钱。 二、利用男人的资源去做点自己的事儿。 学习理财是最基础的技能。 投资一个靠谱的朋友,满足一下开店梦,或者自己考个证书,赚点身边阔太太的钱,这些都可以帮你抵抗婚姻的不确定性。 三、顾家可以,但思想与灵魂一定要独立,千万别把男人当天,也别把爱情当地。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冷静分析利弊,最大可能地拿走自己应得的那份才是王道。 人生这场博弈,既不要精致利己,也不必凡事付出所有。 四、看破不说破,适时行乐,对人生保持坚韧的乐观与适度的悲观,总之脑子是个好东西。
做到以上几点,林有有算啥,“姐有有”才是王道。
婚姻没你想的那么好,但也不像你想的那么糟
《三十而已》里,三个女人越活越铿锵,几个男人是渣得各有千秋。 这样的电视剧,已婚的男女其实都真心看不进去,更谈不上各种爆文里说的那种共鸣。
中年人的生活,的确没有容易二字。 中年人的婚姻,也不是只有外遇、三观不合、婆媳大战,丧偶式育儿……它还有两个人缔结成命运合伙人的温情。
当丈夫下班后,在地下停车场的车子里因为工作的压力,默默疗伤的时候,无意间撞见这一幕的妻子选择了不打扰,她回家在晚餐中加了两瓶啤酒——我解决不了你的困难,但我看得见你的苦和累。
笔者老友的妈妈住了院,老友白天上班,晚上陪护,还要照顾正在上小学的儿子。 丈夫常年出差,她默默承担这一切,偶尔心里也会委屈。 可是,那个周日,她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睡过头了,脸都没洗就飞奔去医院,路上一万个担心,等到了医院,却看到丈夫正在喂妈妈吃饭。 原来,他早晨飞回来了,为了让她多睡一会儿,就给她拉好遮光窗帘,自己来了医院。 那一刻,她把所有的委屈和劳累都抛到了脑后,觉得自己又有力气跟生活大战三百回合。
是的,真实的生活与婚姻没你想的那么好,但也不像你想的那么糟。
责任编辑:黄小宇sosohjj@126.com
(摘自《家庭》 2020/18)
期刊架位号[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