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科幻,人类基因中的想象本性
卜璐
科幻文学是科学和未来双重入侵现实所产生的叙事性作品。虽然科幻作品在当今文化产业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但人们对它的历史和发展仍然缺乏基本的了解。
《海底两万里》早在150年前便风靡世界,但科幻文学的概念,却还要经历数代作者的筚路蓝缕,才能深耕于大众读者的视野。彼时,以儒勒·凡尔纳为首的大批探险故事作家,即便笔下充斥外星生物、新式发明和远古神迹,他们也从未将自己视为特殊的文学圈子。直到二十世纪伊始,雨果·根斯巴克出版第一本专注于科幻作品的《惊奇故事》杂志,科幻文学才正式以“科学浪漫故事”的定义为大众所接受并熟知。这也是科幻界“诺贝尔奖”——“雨果奖”得名的由来。
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科幻文学早已成为最具活力、最高产,且最具创新精神的文学圈子。得益于因故事和概念而自发阅读并传播的大批读者,科幻文学的发展速度是一般文学圈子所难以想象的。它不断进行着迭代与进化,甚至并不仅局限于科学和文学,而是从其他文学类型中汲取营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伟大作品的黄金时代。蓬勃发展近一个世纪后,今天的科幻早已不再局限于文字,它成为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概念和文化产业。
至于中国的科幻文学发源于何时,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科幻作为一种基本的内容叙事题材,古已有之。《列子》就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的故事,各种志怪小说也包含了神奇药物、自动机器、历史穿越等今天屡见不鲜的科幻设定。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科幻始于晚清,当时的小说家们在接触到西方科技文化后进行了专门的创作尝试。1902年梁启超和1903年周树人都对这个文类进行过提倡。在他们的努力下,1904年荒江钓叟创作了已经颇具现代科幻气息的《月球殖民地》。
不论始于何时,今天的中国科幻早已不再局限于“神秘的东方大陆”,而在世界科幻之林拥有一席之地。刘慈欣的《三体I》获得雨果奖之后,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又再次获奖,一大批中国科幻小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全世界出版。
如今,科幻文学早已不再是“奇谈怪论”,而是融入到“文学”本身的定义之中。
文学作品作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它深刻地影响着每个阅读过它的个体,也影响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当我们从一个时代走向下一个时代,那些经典作品背后属于全人类的共同幻想和期待,是我们在历史的永恒流变中为数不多的温暖和安慰。
刘慈欣的《朝闻道》里,只因地球上的古猿人向星空深深凝望了一眼,便触发了高等文明的排险警报:“当生命意识到宇宙奥秘存在的那一刻,距最终解开奥秘就只剩一步之遥。如果说那个原始人对宇宙的几分钟凝视是看到了一颗宝石,其后你们所谓的整个人类文明,不过是弯腰去拾它罢了。”
那位几十万年前的伟大“望星人”,既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起源,亦是一切科学幻想的发端。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幻文学并非近几十年才流行的时髦玩意,它是自始至终潜藏在人类基因中的想象本性。
【目录】
专稿
科幻文学的启蒙意义/徐兆正
西方科幻200年,藏在关键词里的未来/柏琳
今天我们怎样写科幻史/郭凯
科幻的原力/刘慈欣
文笔
加缪和他的《鼠疫》/徐廷华
李辉的签名本/胡忠伟
新书架
赏读
怀念玄武湖/王翼济
树与柴火/废名
经典
《朝花夕拾》导读(下)/温儒敏
爱读
影像
中国科幻的历史期待与未来选择/赵宜
2020总目
荐书
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