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温馨和快乐,也凝聚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源远流长的文化精髓。2024年6月2日下午2:00,为了传承历史文明、弘扬优秀文化、赓续传统文脉,金陵图书馆“阅读·金陵”图书馆素养课推出了天中五瑞——端午节特别策划,由活动服务部王蓓老师担纲主讲,为广大小读者带来一场充满古风与粽香的文化之旅。

王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让孩子们从纪念屈原、伍子胥、孝女曹娥故事中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忠诚、孝义等价值观。

而后,王老师又讲述了端午节的习俗,包括划龙舟、包粽子、戴香包、喝雄黄酒、吃“五黄”、挂艾草和菖蒲、栓五色丝线等。这些习俗,都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生命、和谐等理念的尊重和追求,此外,延边朝鲜族人民还会在这一天制作打糕,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包容性。

接着,小朋友们朗诵了《浣溪沙·端午》《乙卯重五诗》等经典端午诗词,感受这些诗词中蕴含的山水之精、文化之魄。

在文创手工环节,王老师向小读者们介绍了何为“天中五瑞”。“天中五瑞”是传统绘画主题“端阳清供画”的常见形式之一,人们通过创作此类型的作品,以期用“五瑞”防“五毒”,求得吉祥平安。此次小读者们制作的“天中五瑞”多层立体挂饰精选国家图书馆馆藏古籍中菖蒲、蜀葵、石榴、蒜头和枇杷这五种寓意美好的植物及果实图样组合在一起,错落置于花篮之中,呈现出繁花锦簇之感,悬挂家中,祝愿身体健康、好运常伴。
(文:甘旭扬 编:甘旭扬 审:周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