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49岁中国台湾女星徐若瑄也确诊了甲状腺癌,据她透露,这可能与家族遗传基因有关,还好全家都有固定体检的习惯,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
在我国,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比男性高三到四倍。本刊为此专访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的主任医师安常明,深度揭开甲状腺癌的真相,并且教会你看懂自己的年度体检报告,辨别哪种甲状腺结节癌变风险高。
安常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副主任
“两面派”甲状腺癌:凶险程度堪比胰腺癌
安常明教授介绍,甲状腺癌在恶性肿瘤中被称为“最善良的癌症”,大多数的甲状腺癌发展较慢,也称“懒癌”,但并非所有的甲状腺癌都那么“善良”,一旦发现体检报告中有“甲状腺未分化癌”的字样,就要格外小心。这种甲状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且预后极差的一个病理分类,它的恶性程度堪比胰腺癌,不仅病情进展极快,平均生存期最多只有6个月,6个月致死率为68.4%,12个月致死率可达80.7%。纪录片《复见余生》里,患者沈女士罹患的便是这种“极其凶险”的甲状腺未分化癌。所以同样是甲状腺癌,不同的癌种恶性程度也有所不同,这就是它的两面性。
安教授特别提示:“甲状腺未分化癌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发病年龄为65—69岁,女性较男性多见,通常80%的病人表现为出现迅速增大的肿块,其次是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另外,由于甲状腺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进展速度快,常常会造成头颈部其他的症状。”
警惕,最凶险的甲状腺未分化癌早期三个明显特征
一、患者年龄较大,50岁以上的女性更需警惕。
二、颈前肿物近期增长迅速且质硬固定。
三、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和(或)颈部疼痛症状。
甲状腺癌盯上女性?原因何在
本文开头的杨女士母女三人都被查出甲状腺癌,而且均为女性,这到底是意外的巧合,还是甲状腺癌确实存在新的发展趋势和发病人群呢?安教授说:“甲状腺癌容易扎堆发生,和遗传、碘缺乏或超量、不良生活环境、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而这些影响甲状腺健康的原因,有可能会出现在一起生活的人群当中,所以像杨女士母女三人都患同一种甲状腺癌的情况,也常有出现。”为此,安教授总结出四类容易罹患甲状腺癌症的人群。
甲状腺癌的四类高危险人群
一、家族中有甲状腺癌患者。
二、食用碘过多或者过少的人。这与家庭饮食有关,此类人群脑垂体分泌过多的促甲状腺素,引起甲状腺肿,从而导致发生甲状腺癌的概率变高。
三、女性群体,其发病率约为男性的三到四倍。
四、经常接受电离辐射的人,或者是童年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接触史的人。
另外,近年来的甲状腺癌突然高发和检查水平提高也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过去颈部不作为彩超常规体检的筛查项目,现在普及了,且彩超的精准度和敏感性远优于过去,所以筛出的病例就多了。安教授说:“最近研究发现,不仅是1厘米以下的微小癌发病率上升,4厘米以上肉眼可见的病变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彩超的早期发现只是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不良生活方式、肥胖率升高可能才是导致甲状腺癌症高发的重要诱因。”
恶性结节的特点
体检报告里,出现这些字眼要警惕
随着检查水平的提高,我们的体检报告里一旦出现这些字眼,需要更加警惕甲状腺癌风险。它们可能是“恶性的甲状腺结节”,比如边界不清、低回声、强回声光点、微钙化、血流少、实性结节。大家可以对照看看B超报告里的文字描述。另外,甲状腺结节在出现癌变的时候会发出六个信号,大家也千万不要忽略。
甲状腺结节的六个癌变预警信号
信号一:颈部肿块
甲状腺癌早期不会有明显的表现,常以颈部肿块或结节而就诊,肿块通常无痛。
信号二:声音嘶哑
随着甲状腺癌增大,可能进一步引起声音嘶哑、脖子和喉部疼痛等。
信号三: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癌瘤体增大时,就会导致颈部侧面的淋巴结肿大,还可能伴有面容潮红、心动过速等。
信号四:呼吸困难,甚至咳血
由于甲状腺紧挨着气管,如果甲状腺癌侵入了这个部位,就会造成呼吸困难、咳血等情况。
信号五:吞咽困难
增大的肿瘤压迫食管,还可能出现吞咽困难。难以吞咽的多为固体食物,如面包、肉类,一般液体不受影响。
信号六:顽固腹泻
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会出现慢性腹泻,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每天排便次数也会增多。
当然,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的人群十分普遍,60岁的人群几乎占到了70%。近两年,查出甲状腺结节的年轻人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是,大部分都不需要治疗,持续观察即可,因为甲状腺结节中的恶性结节所占比例不足10%,超级恶性的未分化癌仅占1%。目前,尽管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但死亡率一直较为稳定。
如何预防甲状腺结节癌变,如何预防甲状腺长出结节
其实,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保护好你的免疫系统,因为甲状腺失控的“罪魁祸首”并非是甲状腺本身,核心在于保护好免疫系统。首先,甲状腺是一个情绪器官,我们要通过改善情绪去调节它;其次,在生活中做好以下六点:
一、避免情绪波动大
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不会直接影响甲状腺,但可通过扰乱神经、内分泌系统,造成免疫功能失调,破坏对自身抗原的“兼容性”,导致甲状腺被免疫系统攻击。生活中,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学会调适心情。
二、适量摄入碘盐
除有特殊要求外,健康人群最好食用加碘盐,但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
三、学会自查甲状腺
每隔一段时间对镜自查,有助于及早发现甲状腺异常。
具体做法是:对着镜子,头部稍微后仰,露出颈部,一看颈部两侧是否对称、肿大;二咽口水,找到随着吞咽动作上下活动的甲状腺;三摸甲状腺是否有软的小鼓包、小肿块,或硬的小结节。如发现问题,尽早去医院排查。
四、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
不少甲状腺疾病症状没有特异性,患者可能需要辗转多个科室才能确诊,因此定期检查尤为重要。35岁后,尤其女性,最好每5年做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彩超;妊娠期女性必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备孕前,推荐女性筛查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相关指标。
五、避开电离辐射
生活中要尽量避开重金属、电离辐射、农药等环境“毒素”;避免雌激素滥用,警惕含雌激素类化妆品、保健品。
六、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
(《家庭》2024年23期 [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