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表明,2020年,全球约有226万女性诊断为乳腺癌,占全世界肿瘤病例的1/4,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40万女性新发乳腺癌,也就是说,每年每10万女性中会有40人患乳腺癌。其中年长女性或者绝经后女性,发病率更高。
幸而,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和治疗药物的更新迭代,乳腺癌诊疗水平逐年提高,患者生存率也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进入了,就像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样,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能长期生存。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恶性肿瘤被列入慢性疾病管理范畴。乳腺癌作为发病率与治愈率均较高、生存时间较长的恶性肿瘤,是肿瘤慢病管理的典范。乳腺癌慢病管理的目标是在治疗结束后维持患者的健康状态,预防复发和控制病情。
然而,像其他慢性病一样,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比较容易被一些民间说法所误导,轻者干扰治疗,重则加剧病情。
擅自停药导致复发
53岁的刘莉(化名)是一所高校的老师,有癌症家族史的她,5年前确诊乳腺癌并且做了保乳手术,术后一直坚持吃药,直到第6年,她听信了所谓民间说法:“肿瘤切除手术后,如果5年内没有复发那就等于痊愈了。”于是,刘莉开始擅自停药,并且把原来每半年回医院复查的方案也拖延到了一年多后。
刘莉停的药是内分泌治疗用药。乳腺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内分泌治疗通过阻断或抑制雌激素生成,可以“饿死”癌细胞,从而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刘莉停药的理由是:“我看到药的说明书里写着它作用的原理,我就担心,如果女性的雌激素水平特别低的话,人会容易老。”
2024年1月,刘莉洗澡时在乳房处又摸到了一个硬币大小的结节。她没敢大意,赶紧去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乳腺癌局部复发,并向肺、骨和淋巴等多处转移,她这一次必须接受乳腺癌乳切除手术。
不幸中的万幸是,刘莉在手术后仅仅用药两周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其肿瘤指标有所下降。“还是得听医生的话,该吃药就得吃,不能瞎作主张。”劫后余生的她,不再抗拒内分泌治疗了。
风险降低,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
一组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数据显示:乳腺癌患者接受超过5年的内分泌治疗后,死亡风险和复发风险都显著降低。这似乎与刘莉听信的那个民间说法有某种一致性。
对此,北京医科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杨雪是这样回应的:“对于像刘莉这样有家族史的病人,她们一旦停止了用药,雌激素水平如果升高,在第7年就会出现复发小高峰。因此,一旦确诊乳腺癌,不要掉以轻心,要关注到这两个‘魔鬼’时间点:第一个时间点是3—5年,这是复发高危时期,还有一个时间点是7年左右的复发小高峰。另外,对于部分乳腺癌患者来说,内分泌治疗不仅仅是术后3—5年,更应该是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
那么,刘莉担心的内分泌激素治疗会不会让人迅速衰老呢?杨雪明确回复道:“通过长达10年的研究观察,并没有发现绝经后的患者内分泌治疗会出现加速衰老的迹象。当然,一些患者会出现阴道干涩的症状,但并没有明显长斑、长皱纹等情况出现,也不会因为长期服药而变老。”
进补?解毒?跳舞?
在临床工作中,杨雪经常会碰到乳腺癌患者提问:“得癌症是不是免疫力太差导致的,要吃点什么补品吗?”对此,她会建议患者把“乳腺癌”这几个字暂时忘掉,平时正常一日三餐,健康均衡就行。
另外,民间有传言说患癌是体内热毒引起的,所以要多吃能“解毒”的膳食,比如,用土茯苓或蝎子等药材煲汤,夏天则要用荷叶、冬瓜、扁豆等煲水鸭。其实,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总吃ჿ凉的食物,容易诱发骨质疏松。
至于运动方面,正在进行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要格外注意骨关节的保养。有些患者喜欢跳广场舞,每天15—20分钟是合适的,但如果跳1—2小时,就会适得其反,因为年纪大了,膝关节软骨容易受损。别小看这些生活细节,不注意的话,身体的毛病就有可能增多。
(《家庭》2024年10期 期刊架位号 [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