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架位号[7115] 期刊架位号[7115]](./W020240302409244058667.png)
文:四夕 编辑:山湖
来自广西的90后小伙莫滴,只要一提起古代的盔甲、甲胄,就会两眼放光。他曾在大学毕业后误入“娱乐圈”,当起了服装道具师,接触到各种甲胄,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2019年后,他更是回乡专职做甲胄,纯手工复原千年甲胄,引起很大的轰动,订单源源不断,每件售价上万元。
意外接触甲胄
莫滴,1993年出生于广西柳州的一个普通家庭。在大学期间,莫滴结识了一群很有意思的朋友。朋友们喜欢玩角色扮演游戏,在他们的带动下,莫滴也爱上了扮装游戏。因为大家都是学生,没有收入来源,所以角色扮演的道具基本由自己来制作完成。而就在制作服装道具时,莫滴惊喜地发现,自己很是擅长做这方面的工作。
有一次,一位朋友提议:“咱们来扮演网游里军队的角色吧!”大伙儿热血沸腾,欣然同意。唯一的难点是,他们都不知道如何制作军队的装备。莫滴听后,自告奋勇:“军队的装备自然少不了甲胄,我来给大家做甲胄吧。”
事实上,莫滴从未做过甲胄,对此也不甚了解。既然已经答应朋友,便一边查资料,一边买合适的材料。在翻看有关甲胄的资料时,莫滴感觉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并在观看各式各样的甲胄时,感觉内心深处的军人梦被唤醒了。从那以后,他便爱上了做服装道具。
2015年,莫滴大学毕业后,辗转来到了横店影视基地附近上班。一天,他出于好奇前往横店游览参观,偶然看到有剧组在招聘服装道具师。莫滴心想,自己在大学时也做过很多服装道具,深受朋友们的喜爱,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面试。没想到,他很顺利地通过了几轮面试,成了一名专职服装道具师。
莫滴的工作就是定制各种影视形象的服饰道具,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两个月后,因为剧组拍摄古装戏,莫滴意外接触到了甲胄。莫滴很是兴奋,抓住一切机会跟同行们交流学习,努力了解古代甲胄文化和军旅文化。原来,在漫长的历史上,甲胄曾发生过多次变化,从最初的皮甲、布甲、石甲,发展为铁甲、布面甲。每一次的创新与改革,都象征着科技水平和生产力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古人真的很有智慧!”莫滴一次次发自内心地感叹。
通过了解历史,莫滴尝试还原相应朝代的甲胄的形状,从而还原古代军人的形象,这让他觉得意义非凡。“做这个真的很有意思。”莫滴时常对朋友们说,“当我用自己的双手,把千年前的甲胄做出来的那一刻,真的觉得很有成就感呢,非常满足。”他坚定地认为,做甲胄就是他这一生最想干的事情。
一年复一年,莫滴每天都在学习和进步,每天都过得累并快乐着,他从未想过离开横店。
直到2019年的一天,莫滴突然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你有没有考虑过回家乡发展呢?”原来,他因为工作繁忙,这几年甚少回家,连电话都很少打回家。母亲担心他太劳累,身体吃不消,又觉得他工作不稳定,对他牵肠挂肚,终日闷闷不乐,身体大不如从前。
莫滴思前想后,不愿意“子欲养而亲不在”,不愿抱憾终身,年底的时候,果断提交辞呈,从横店回到了家乡柳州。
回乡开工作室
回来以后,莫滴一时之间想不到自己该从事怎样的工作,便决定先休息一段时间。
不久,有一位客户主动联系他下订单,定制一套铠甲做网游宣传。莫滴灵机一动,想起在横店数年积累下来的人脉,以及锻炼的一身本领,觉得专职从事甲胄制作未尝不可,并且这也是他最想做的事情。
于是,莫滴接下订单后,就把家中的老房子改造成了工作室。由于这是第一个订单,莫滴特别认真对待。根据往常的做法,他只要用常见的发泡板雕刻制作即可,但这次他想做得更逼真一点,超出客户的预期。他从网上采购回瓶盖大小的甲片,再用绳子把这些甲片编织成片,花费了许多心思和心血。成品十分惊艳,客户非常满意,表示会继续跟他合作,并给他介绍客源。这正是莫滴想要的结果。
为了提高制作水平,高度还原不同年代的甲胄样式,莫滴不断深入学习,先是买来《画说中国历代甲胄》一书,又去看了一些古籍文献和出土文物。遗憾的是,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还是太少了,莫滴必须加入自己的想象,再不断考证和试错。
一次,朋友到家里做客,看到莫滴正为找不到一件铠甲的具体资料而苦恼时,忍不住问:“太奇怪了,为什么甲胄的资料会这么少呢?”莫滴无奈地笑笑,说:“因为甲胄实在太珍贵了,在古代,老百姓是不能私自制作的,甲胄也不能当陪葬品,所以出土的文物中极少有甲胄。能够参考的,就是一些雕像、画像和文字记载。”朋友恍然大悟。
随着时间的推移,莫滴在圈内渐渐有了名气,越来越多客户找他做甲胄,完成的作品朝代贯穿秦汉到明清。每一件作品,他都尽其所能,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有一回,有一位客户定制了一款宋甲。莫滴把金属甲片穿好后,不禁想,这种甲胄该怎么穿在身上呢?直接挂在身上很容易弄坏里面的衣服。他一连请教了三个裁缝,有人建议他在甲片下面加布衬。莫滴又想,加哪种布衬好呢?尼龙、帆布还是棉布?莫滴把能找到的材料都试了一遍,发现真皮是最耐磨的,便加入了真皮配件。做这件高仿宋甲,材料费就超过3000元了。加上是纯手工作业,费时费力。刚开始,有客户不理解,问他:“为什么你做的道具卖那么贵?”莫滴解释:“一分钱一分货,这是纯手工高度还原的甲胄,自然要贵一些。”他也查过资料,古代的甲胄本就价格不菲。在宋代,制作一个步兵的长甲的费用,相当于一个中等家庭半年的伙食费。当然,莫滴也认为甲胄贵有贵的道理,因为这可是保命的物品,生命是最珍贵的。
最哭笑不得的是,越是了解甲胄,莫滴发觉自己越不能看古装电视剧了,因为很容易出戏。一天晚上,他和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观看一部古装剧。当看到武将士兵出现时,莫滴就看不下去了:“什么东西呀!这个朝代的甲胄根本不是这样的。”家人都笑他职业病犯了。
莫滴开工作室专职做甲胄后,虽然收入还不错,但的确很不稳定。父亲看他年龄不小了,一度劝他找个工作单位,踏踏实实地上班赚钱,年纪大了就不好找工作了。幸好,母亲很支持莫滴。尽管她也不太能理解莫滴对甲胄的痴迷,却无条件地支持儿子,认为儿子的事业一定会越做越好。
事实正是如此,2021年春节期间,柳州博物馆发起一个古装穿越逛瓦肆活动。莫滴觉得,这是宣传甲胄的好机会,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他在网上淘来一件旧铠甲,拆掉原来的甲片,再另外采购相关材料,用绳索串起1000多块铁甲片,通过纵横交错的方式编成完整的护甲。这身甲胄重达40多斤,其覆盖率能够防护全身95%以上。
穿上甲胄后,莫滴又在外面穿上一件短衫。这也是古代常见的做法,目的就是为了遮蔽甲片反光或者区分不同阵营的部署。
活动开始后,莫滴穿上自制的甲胄,配上沉重的兵器,好不威风,十分亮眼。由于其他人穿的都是买来的制造粗糙的成品,而莫滴穿的是自制的逼真的甲胄,这让他在活动中分外引人注目,大家纷纷对着他拍照、录视频。
面对大伙儿的提问,莫滴兴致勃勃地介绍起来:“我这身铠甲连接的方式巧妙,即使在战场上被砍断几处编绳也不会散开,能大大提高士兵生存的几率,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事后,众人把视频发到网络上,受到很大的关注。莫滴因参加这个活动,竟一炮而红。网友们夸赞他制作技艺精湛,真实地还原了古代的甲胄。
除了剧组和网游公司,还有许多甲胄爱好者来向莫滴定制甲胄。随着莫滴的收入大幅上涨,父亲也消除了偏见,只叮嘱儿子不要太累了。
可是,莫滴的工作室只有一个人,他实在忙不过来,每天都要干到深夜。一段时间后,他的身体便不堪重负,从颈椎到小腿,几乎每个关节都疼。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必须好好解决这个问题。
组建专业团队
莫滴盘点了一下手头上的资金和订单,预估接下来的收入,他决定请有志之士加入工作室,组建一支专业团队。
经过现场招聘,莫滴找到了两位对古代甲胄有着浓郁兴趣和一定了解的小伙子。三人干劲十足,碰撞出许多火花来。有一天,其中一位小伙子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做其他形式和材料的甲胄呢?有些网游公司会很喜欢新颖的盔甲。”莫滴一听,顿时来了兴致。
经过两个星期的研制,他们制作出一件新颖的布面甲,将甲片藏在纺织物下面,属于复合型防具。看着这件耀眼的布面甲,他们感觉团队的制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莫滴越发觉得,自己组建团队是无比正确的选择。
很快,莫滴又面临新的难题了。他发现,工作室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困局。主要因为甲胄的成品价格较贵,并不能被广泛接受,客户群体很有限。“如何破局呢?”莫滴及两位伙伴都陷入了沉思。有人提出降低价格,但莫滴认为,这并不现实。一来即便是降价也不可能降太多,毕竟成本就是那么高;二来降价也不是长久之计。
经过一轮头脑风暴,他们决定做一些甲胄相关的周边产品,比如书签、笔记本、手办等等。价格不贵,能带来收益,又能起到宣传甲胄的作用。
他们说干就干,通过做甲胄周边产品,不断扩大影响力。
由于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莫滴他们也顺势而为,一有空便到柳州东门、文庙、柳侯祠等地,身穿甲胄,拍摄照片和视频。随后,便将这些照片和视频发布到各大社交媒体上。莫滴不仅在镜头认真展示各种甲胄,还耐心地跟网友介绍:“一件甲胄,需要用到的甲片少则几百片,多则上千片,而且形状各异。要用皮绳或者棉绳将甲片编织,制作过程得花几个礼拜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一款好的甲胄作品,不仅仅只是一件‘样子货’,更具备一定的实战价值,能防得住刀斧的砍击,而这与甲片的形状、层级和编法密切相关。”
有的时候,为了让视频看起来生动有趣,充分展示甲胄的外形和实战作用,莫滴他们还会精心设计一些场景和动作。看过他们的视频网友都被深深吸引,不但深受震撼,还获得了许多相关知识。
正因为这个行业小众、震撼且有趣,令无数网友眼前一亮。几个月后,莫滴的甲胄便火爆网络。看到获赞无数的视频,莫滴团队感到很开心,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网友是一个庞大的客户群体,有的要购买甲胄拍照、收藏,有的想大量买甲胄的周边产品。莫滴的团队终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收益,并被更多人熟知。
2022年7月,莫滴拿出工作室里的许多宝贝,与柳州博物馆合作举办一场甲胄体验展,让市民亲自穿上甲胄,体验穿越古代战场的魅力。
在体验展上,莫滴发自肺腑地表示:“成为一名军人是许多男孩从小的梦想,其中也包括我。无论是甲胄还是军装,都代表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这就是这些上古防具弥足珍贵的价值。在我眼里,甲胄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符号,我们要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现在,很多影视剧里经常出现西方的板甲,我觉得很可笑。在历史上,西方还一度模仿我们东方的甲胄呢。”
体验展的举办非常成功,这让莫滴高兴不已。
莫滴清楚地知道,他虽然爆红了,但甲胄仍是高冷小众的物件。莫滴希望自己能继续为这个行业带来更多的关注,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制作甲胄,不再仅仅为了兴趣,为了赚钱,更为了热爱的甲胄文化能吸引更多的人,让历史悠久的华夏军旅文化再度绽放出闪耀的光彩。
(《好日子》2024年1期 期刊架位号 [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