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发现 > 资源推荐 > 新刊推荐
拍打假视频:90后正义举动圈“粉”千万(2024/1/24)
发布时间:

  期刊架位号[7117]  文:王丽

  打假路上的“B太”

  打假博主“B太”是一名有千万“粉丝”的网红,发布的打假视频涉及多个领域:一些商超经常故意算错账,多收顾客的钱怎么办?被海鲜市场的黑商贩用“鬼秤”坑了钱怎么办?卫生间防水堵漏被狠宰一刀怎么办……“B太”通过揭露一个个行业黑幕,帮助了许多人,也因此被央视点赞。让很多人感到困惑的是,这个90后小伙子,为何非要从令人羡慕的美食博主,变成经常遭受威胁与恐吓的“职业打假人”?

  打假生涯,缘起一个榴莲

  2022年12月的一天晚上,“B太”在回家路上看到一个卖榴莲的货车摊,每斤比市场价低五六元。在商贩的热情推荐下,“B太”选购了一个榴莲,10斤1两,付款200多元。

  但“B太”拿回家称重后才发现,榴莲的真实重量仅为6斤多,“缩水”了三分之一,差价近百元!

  “B太”带着同事重回那个榴莲摊时,却发现小货车已经没了踪迹。对此,一般人也就认栽了,但“B太”很执着。从第二天开始,他就开着车在附近街道转悠。第三天晚上,他终于找到了那个摊主。

  随后,“B太”带着电子秤找到那个榴莲摊,又买下一个11斤的榴莲,用电子秤一称,还不足8斤。“B太”当场揭穿了黑心商贩的把戏,并表明自己用手机录下了购买全过程。

  摊主想退差价打发走“B太”。但“B太”提出了另一个解决方案:“为避免更多人被坑,你要当着我的面把‘鬼秤’销毁,以后本分做生意。”榴莲摊主冷冷一笑说:“随便你。”“B太”当即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并拦住了想开溜的摊主。

  市场监督人员赶到了现场,获知情况后,他们让摊主重新为“B太”买的那个榴莲称重。这下他的秤又变得很精准了,7.8斤。对于之前11斤的说法,黑心摊主的解释是“看错秤了”。“B太”当即指出:“没那么简单,我怀疑你用的是‘鬼秤’!”

  所谓“鬼秤”,是指经过非法改装的电子秤,它可以根据需要显示虚假物重,通过密码操作又能恢复正常,令市场监管人员无法检查。监管人员让摊主向“B太”退还了缺斤短两的差价,并暂扣了那台电子秤,拿回去做调查处理。

  “消费维权这一块,总要有人站出来,为更多的人发声。”“B太”说,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他把记录此事的视频发到了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

  没想到,这则视频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共鸣,大家看后纷纷留言说:“我就被这种流动贩卖车骗过,过程一模一样,我却懦弱地选择了沉默。”“都是一样的套路啊,我也被骗过200多元。”……这则视频的总播放量高达上千万,评论区直接“炸了锅”。

  

  打假“鬼秤”

  从此,经常有“粉丝”给“B太”留言,从果蔬档口到连锁店铺,甚至连一些知名商超和餐饮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消费欺诈行为。结合网友们提供的线索查证一番后,“B太”颇感震惊!

  比如某奶茶品牌,宣称700毫升的杯子实际上只能装600毫升奶茶;海鲜市场更是离谱,一只螃蟹重300多克,沾了水的绑绳也有300克;旅游景区的餐饮也有大坑,任何活鱼一旦宰杀概不退换,只要老板挖了鱼的内脏,缺斤短两的问题就死无对证了。

  见识这些乱象后,“B太”决定不再做美食主播了,他要致力于“揭露奸商坑人的内幕,避免广大消费者再上当受骗”。为此,他开始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

  揭露行业黑幕,不惧威胁与“悬赏”

  “B太”的邻居刘姐经常去一家大超市购物。有一次刘姐拿着购物票一核算,才发现被这家超市多收了几十块钱。“B太”听说情况后,就让刘姐把购物小票都保存好。

  两个月后,“B太”和刘姐拿着她的购物小票,找到那家超市。60多天内,刘姐共在这家超市消费5170.5元,其中被商家多算了378元。

  “他们要么是某一件商品的标价和收银价格不同,要么直接算错总账,反正就是变着花样坑我们这些马虎人!”刘姐又惊又气。

  “B太”与商家交涉,并根据法律规定提出以下要求:一、超市先返还多收消费者的价款;二、赔偿刘姐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金额。

  这段隐性拍摄的维权视频被“B太”发布后,更引起了广大网友热议:“我也经常遇到被超市多收钱的情况,原来还可以这样依法维权啊!”“学会了,感谢‘B太’!”这种为民众主持公道的感觉,渐渐令“B太”着迷。

  他经常听取“粉丝”们的建议,前往全国各地进行“抽查式打假”。淄博烧烤火爆全网,“B太”来到了山东淄博市。几天游玩下来,从水果摊到烧烤店,再到淄博当地一些超市,消费一圈后,“B太”心中却是暖暖的:他“抽查”的几十家店铺全都是足斤足两卖东西,也没有故意算错账的情况。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方一座沿海城市。2023年2月,“B太”发布了一则视频,表示他在该市一个旅游景点旁的海鲜加工餐厅消费,不仅遭遇了缺斤少两,还遭遇“偷梁换柱”——他从店里挑选好的生鲜,被老板换成了冷冻的拿去加工,而且个头也变小很多。

  这则视频发布后,吸引了很多“粉丝”,但也令相关利益方感到恼怒。一个名叫“选上”(谐音“悬赏”)的网友给“B太”留言称:“小子,挡人财路如同断人手足,懂吗?赶紧滚出我们的城市,否则你会悔恨终生!”不仅如此,“B太”还在直播时收到这样的评论:“愿出50万元,买这家伙一条腿。”

  在生活中,“B太”也经常接到恐吓电话和短信。他要么置之不理,要么直接报案处理。“B太”说,大家如果都忍气吞声,向恶人低头,那无疑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

  “B太”为此付出过惨痛代价。一天晚上,他调查完一家黑心海鲜店之后,在驾车离去的路上因爆胎出了事故!后经警方调查,是那家被曝光的海鲜店老板指使人给“B太”的汽车轮胎做了手脚。“B太”受伤,黑老板与同伙被绳之以法。

  2023年3月19日,“B太”受到央视《新闻周刊》栏目的点名表扬,称赞其“敢为广大消费者和诚信商户发出正义之声”,他也被评选为当期“周刊人物”。

  拼成千万级网红,愿做广大群众的“眼睛”

  2023年6月6日,“B太”又一次上网络热搜,则是因为他惹怒了“防水堵漏”的从业人员。

  事情源于“B太”家的卫生间发生了堵塞。他打电话找师傅疏通时,发现了市场收费的乱象:有人要200元,有人要700元,还有人报价1000多元,说保证疏通后永不会再堵。

  于是,花钱疏通完卫生间的下水道后,“B太”试探性地问维修人员:“师傅,我家卫生间里还有点漏水,你们也顺便看看?”

  对方欣然同意,还从包里拿出一个仪器,装模作样地探测了一番,然后指着显示屏对“B太”说:“你家卫生间的瓷砖下面,全是空心的漏水点啊!”

  他们说要在卫生间里打两个洞,将补漏胶水注入瓷砖下,每个洞里要打入3—5斤胶水,每斤胶水收费180元。“B太”点头同意。

  接下来却发生了尴尬一幕,因为“B太”家的卫生间本来就不漏水,胶水怎么都打不下去。防水堵漏人员却找理由说,要敲掉所有的瓷砖再注胶才行,那样得花三天时间,以及更多的胶水和费用。

  “B太”哑然失笑,悄然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幕。接着,他又找到第二家防水堵漏公司的人上门。

  维修人员一到现场,就批评上一家的洞打错位置了。他们很快又在瓷砖上打了个洞,说漏水情况已经很严重!打好洞后,维修人员就开始灌注胶水,在压力泵的帮助下,他们成功把胶水打入了瓷砖之下。折腾一番后,他们声称已经注入30斤胶水,共计5640元!

  “B太”当然不认同:“一个小洞就注入了30斤胶水?你们用的是什么胶,价格这么高?”此刻,维修人员露出了邪恶嘴脸:“用什么胶是我们的行业机密,你这种穷鬼还不配知道。”

  “B太”当即拨打了消费者维权热线,并向随后赶来的执法人员展示了他拍的视频,以证明自家卫生间本就不存在漏水情况,却被防水堵漏公司的人“看出了重病”,并狠宰一刀。此事得到了监管部门的秉公处理。

  随后,“B太”将事件全过程发到了网上,提醒大家与防水堵漏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多留心眼,以免入坑上当。

  这则视频爆火之后,激怒了相关从业人员。一天深夜,正熟睡的他突然听到“咣”一声巨响,起身一看,竟是自家临街的阳台窗户被人用砖块砸了个大窟窿!亲友们纷纷劝阻他:“你不要命了吗?赶紧停止打假,做回美食主播吧!”

  “如果我退缩了,不正中了那些黑心商家的下怀,让他们偷着乐吗?”“B太”坚定地说,“我一个小人物何德何能,竟能吸引千万‘粉丝’的关注和力挺,不正是因为我为大家做了点有意义的事吗?”

  2023年11月,“B太”又开始了他的“北上旅游打假”之行。没想到在第一站城市,“B太”就遭遇了海鲜摊的“八两秤”、鸡肉铺的“七两秤”……在他质疑对方的电子秤时,甚至还被黑心老板们围住辱骂、推搡,并当面发出了狠毒威胁。

  而当地监管部门在此事件中的反应,也令“B太”和网友们感到不安。视频中,他等了一个半小时,没有相关工作人员过来。“B太”在短视频平台上曝光了此事。很快,这座城市就掀起了“持续深入开展电子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并通报了多起相关案件的查办情况。

  当被问及今后的路想怎么走,这个90后小伙说:“我会朝着对群众权益有帮助的路,一直走下去。”

  责任编辑:王娟 wjbj22@qq.com

  (《家庭2024年1期 期刊架位号 [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