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架位号[3250] 期刊架位号[3250]](./W020230528547512136733.jpg)
文/牟 健
关键词:元宇宙;浙东唐诗之路;数字化;数字经济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2022年度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科研与创作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浙东唐诗之路’数字文创开发研究”(2021KYY039)研究成果。
当下互联网时代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元宇宙”。元宇宙将打破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界限,人们通过元宇宙开始体验新的虚拟世界、新的人生体验,及全新的人机互联。学者认为元宇宙“是前沿技术实际落地应用的集大成之所在,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1]。从2021年开始,不少知名企业开始布局元宇宙,如腾讯、Facebook等。同时元宇宙技术及构建也逐步向各大产业拓展,例如游戏领域、农业领域、智造产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领域。
一、“元宇宙”的发展
最早在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描述了平行于物理世界的数字虚拟世界,并在书中最早提出“元宇宙”概念。这几年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的革新,人们对数字空间的探索日趋深入。而随着BIGANT[B(区块链)、I(交互)、G(游戏)、A(人工智能)、N(网络)、T(物联网)这六大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共生的元宇宙大门已经打开[2]。人们认为元宇宙不仅是下一代互联网,更是新的人类社会。元宇宙将会赋能现实世界的所有行业领域,基于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元宇宙化创新,推动价值链和产业链升级;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客户和新的市场[2]57。非遗领域借助数字技术以元宇宙形式再生成为可能,元宇宙赋能下的浙东唐诗之路可虚拟再生诗路胜景,人们可以以数字身份主动体验诗路文化,从而推动诗路文化相关数字经济建设。
二、“元宇宙”建构对非遗活化的意义
当下国家乃至社会层面对非遗文化保护和开发的重视程度正日趋提升,但是在保护和开发选取何种有效途径上一直在探索阶段。随着元宇宙时代的开启、元宇宙浪潮的袭来,元宇宙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非遗能否抓住元宇宙的发展契机成为非遗文化数字化升级和开发的关键问题。我们很难断言元宇宙是否是非遗文化开发的最佳途径,但是元宇宙必定是非遗活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也改变人们参与非遗文化的方式,同时它也是推动非遗文化数字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元宇宙”是非遗文化的活化的必然趋势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上,依托数字化、互联网技术是重要的举措之一。未来元宇宙不仅承载了人类新的生活和创造新的数字空间,同时将成为新一代的互联网形式。因此一定程度上,“元宇宙”是大多数非遗文化数字化的必然选择。一些具有地域特征的非遗文化比如敦煌文化、龙门石窟等,可以利用3D扫描技术完成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数字孪生,对自然、人文景观进行3D数字建模。我们借助孪生技术就可以将非遗文化的地域场景真实接入元宇宙,同样也可以真实完成非遗文化的数字存储,以真实影像再现。元宇宙是囊括了物理世界、数字化everything的虚拟集合[3]。
(二)非遗文化从被动传播变为以参与者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方式
“元宇宙”必将改变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观众可以用独特的数字化身进行数字生活主动体验。在元宇宙初期,我们已经可以运用VR、AR等技术及相关体感设备模拟五感,这将使观众有置身其中的沉浸感。同时元宇宙强调数字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融合,游戏系统的融入增强了非遗文化传播的互动性,以兴趣作为引导,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三)元宇宙催生的数字经济是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生存的危机,部分非遗文化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修复和保护,正逐渐消亡。元宇宙作为下一代网络,本身孕育万亿产业机遇,数字经济规模数倍于实体经济。元宇宙将带动商业模式和消费产品的创新。对非遗文化来说,在元宇宙闭环空间里推出相关主题数字产品、虚拟服务不仅推动非遗的传播与继承,同时提升消费频次和范围。数字产品、数字交易催生元宇宙数字经济模式,这个模式将助推非遗文化主动去弥补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推动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的建设路径探索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带动了新型数字化生活空间的成型和发展。非遗文化元宇宙超越了当前非遗文化保护和开发的范畴,是一种探索非遗文化未来发展的空间模式。
(一)基本架构是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浙东唐诗之路是浙江省政府重点打造的黄金旅游名片,元宇宙的出现为浙东唐诗之路选择了一条新型的文旅开发之路。其建设路径首先应由政府介入搭台,搭建元宇宙基本设施,比如网络通信、芯片算力及5G基站建设。在硬件配套成熟、技术保障可靠的前提下我们探索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场景构建,打造数字化身和发展数字经济。5G技术是实现元宇宙的人机互联的主要通信工具。目前来看,浙江省县以上的城区5G信号全覆盖,基础设施建基本完成。浙东唐诗之路时空跨越范围大,涵盖文化、艺术、宗教、民俗、曲艺等诸多内容,足见其复杂的体系结构及数据的庞大。这就决定了诗路文化元宇宙沉浸感所依赖的高逼真场景、超大体量用户及他们对网络通信提出更高要求。在继续深化5G网络建设外,浙江应该依靠技术人才的优势预先布局6G网络,尽早实现技术的升级迭代及增速基建布局,为保障诗路元宇宙高速、稳定运营打下基础。其次应重视相关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支持。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的达成前端交互设备是实现人机链接的主要硬件。这些设备主要代表是VR眼镜及部分头显装备,这些设备用于封闭人与外部世界的视听联系,来达成沉浸式体验。在VR研究领域,浙江拥有强大的科研团队,仅浙江大学就拥有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内最一流的计算机图形、虚拟技术研究的强大团队。除此之外,浙江其它高校及一些像阿里巴巴、顺网科技等知名企业都有针对VR产业的研究和开发。这些基本硬件建设和科研条件,是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
硬件和技术的基本架构是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为保障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的开发运营,适时推动VR技术、人工智能产业化,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我们应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引进培训相关人才,继续建设相关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二)真实场景的打造是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实现的基础框架
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空界限,构建其景观及呈现诗路历史文化。景观是浙东唐诗之路空间维度的构建,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横跨近两百公里,包含诸多自然风光、人文盛景的历史古道。在浙东唐诗之路景观构建中,元宇宙依托映射技术完成真实数字场景的搭建,主要有用全息影像、3D扫描、物联网和数字孪生等技术。在浙东唐诗之路景观场景中,全息影像(Holographic Display)和3D扫描可以对自然、人文景观进行动态模拟和真实再现。比如3D扫描作为关键性技术。我们可以通过物体的外形、结构及色彩进行扫描,获得物体表面的空间坐标,可以快速将实物的立体信息转换为计算机直接处理的数字信号,并将这些信息映射到元宇宙中[4]。
浙东唐诗之路的历史文化是浙东唐诗之路时间维度的体现。浙东唐诗之路中历史文化的展现,需要学科的交叉及相关专家的共同推进。例如交叉文学、考古学、建筑学、美学等学科并融合前沿技术。景观场景的构建是“诗路”元宇宙的框架,历史文化、唐代风貌的营造是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的“血肉”,是其生命力的体现。
(三)打造数字化身,构建诗路全新交互式体验
打造“数字化身”是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构建的重要途径。打造出具有自然人数字身份的“数字化身”是一种非遗文化的全新体验,以自然人身份代入,变客体为主体。与物理世界的游览参观不同,元宇宙中将使自然人以数字分身的虚拟人身体感受沉浸式体验,这种体验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具有一定的体感真实性。我们可以通过输入设备、比如VR头显、AR眼镜等进入元宇宙。“元宇宙”预示着“虚拟身体”将有一套数据生态系统作为支撑,区块链等技术可以从数据保真的层面确证这种身体的实在性——它可以成为一种具有客观性的“身体形态”,而不仅仅是个随时可被替换的“身体形象”[5]。进入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首先可以创造一个数字人身份,可以是自然人的化身。我们也可以在诗路文化背景下创造出某种角色扮演,比如李白、和合二仙等,现实生活中,这种雏形的数字身份其实已经显现于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QQ等。这种现实身份和数字身份的共融,会让我们成为浙东唐诗之路文化的拥有者和创造者。其次在元宇宙中我们可以实现“虚拟身体”和“自然人”的双向互感。人们在元宇宙中达到“五感”体验。目前在元宇宙的数字生活中,通过VR、AR、MR(混合现实)设备和一些模拟五感的体感设备等,达到一种“全感官”的沉浸式体验。因此浙东唐诗之路不仅使我们在场景中游览,更能感受到唐诗之路中的鸟语花香、流水潺潺。
(四)以诗路文化为背景,发展数字藏品为特色的数字经济
建设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必须发展数字经济,这是诗路元宇宙可持续发展必然途径。元宇宙的世界里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对数字产品的创作、交换和消费。因此元宇宙需要数字货币、数字创造、数字资产、数字市场来支撑了整个元宇宙的经济体系,由此满足了数字消费[2]57。很多人把数字创造作为元宇宙的起始,元宇宙可交易的产品就来自于创造。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所有创造出来的产品都是数字化的,不仅仅是数字化文创产品,更是非遗文化的重现、再生和利用,是主题文化的数字藏品。数字藏品开发是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最具有创造特色的数字经济模式。文旅部数据显示,受疫情冲击2022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8.30亿,比上年同期下降19.0%[6],景区经营也是间歇式停歇,整体文旅产业遭受打击。当前数字藏品的开发可以转变疫情下文旅产业的低迷的状况,同样也可以给浙东唐诗之路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西安大唐不夜城当时开发两万份数字藏品,仅上线数秒就全部售空。湖北省博物馆开发的万件数字藏品“越王宝剑”也是秒空。同程旅行开发的“造梦哲学版”数字藏品,被粉丝热捧,极短时间被抢空。对于浙东唐诗之路数字藏品的开发首先以发展NET技术为基础,它保证了数字交易的成功进行、隐私保护和线上交易的安全可靠性。NET技术推动浙东唐诗之路创造特色加密数字藏品。通过NFT方式,将传统的艺术品或数字艺术品铸造在区块链上,实现艺术品的加密、持有和流通[7]。其次主题数字产品成为文化的载体。数字创造在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中,人们可以用“浙东唐诗之路”相关文化为背景来创造“数字藏品”,即浙东唐诗之路文创产品。它不仅仅是唐诗文化、还应该包括了长远以来这条诗路上形成的非遗、宗教、民俗、曲艺,等等。因此数字藏品可以涵盖浙东诗路文化相关的游戏作品、IP形象、数字纪念品、数字表情包、角色皮肤,等等。这些数字藏品交易,可以在元宇宙商店里,进行纯粹数字产品交易,比如数字土地、角色皮肤等。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中数字文创开发还可以让数字藏品有形化,进行线下交易。比如线下诗路文化旅游纪念品、手办、玩具等。最后我们要意识到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开发具有文化创新的特点,可以开发高端数字藏品,发展用户在区块链上享有自己的数字资产,这可以成为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数字经济品牌产品。随着元宇宙经济的发展,不少数字藏品同样拍出了不菲价格。2021数字藏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最终在佳士得以6934万美元天价拍出。艺术家Pak的NFT作品总销售额突破百万美元,现其作品销售总额已达到3.55亿元。数字藏品是传统文化借助科技进步焕发活力的契机,也是数字经济最主要的产品,是数字经济繁荣的表现。浙东唐诗之路地处的区域,有着深厚文化、艺术沉淀,我们可以加强与艺术家、科技部门及研发机构的合作,打造出高端数字艺术藏品。这样促成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形成特色数字经济,同样可以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金名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元宇宙时代的到来为浙东唐诗之路非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浙东唐诗之路非遗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示。现代数字技术、用户数字化身打造、新兴科技手段和发展数字经济必然是当下推动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浙东唐诗之路元宇宙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大背景下,仍要保持继续学习、继续优化的趋势,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推广共赢。
参考文献:
[1]郝景芳.科幻作家郝景芳谈“元宇宙”:这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N].扬子晚报,2022-05-23.
[2]刑杰,等.元宇宙通证[M].北京:中译出版社,2021:57
[3]焦娟,易欢欢,毛永丰.元宇宙大投资[M].北京:中译出版社,2021:003.
[4]于佳宁.元宇宙[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287.
[5]简圣宇.论人工智能时代的身体美学基本范畴[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85-96.
[6]郭爽爽.疫情第三年的文旅业 越挫越勇[N].河南商报,2022-07-01.
[7]沈思涵,石丹.天价数字藏品,打开元宇宙的“艺术魔盒”[J].商学院,2022(8):105-108.
作者简介:牟健,硕士,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品牌设计、非遗文化研究。
编辑:宋国栋
(《美于时代(下旬)》2023年4期 期刊架位号 [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