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发现 > 资源推荐 > 新刊推荐
如何增强话语的说服力(2023/02/23)
发布时间:
  
  期刊架位号[5050]  

   

  ◆蒹葭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子里也许会展翼,却不会飞翔。”恰当的话语能够精准地表达我们的思想,有助于他人理解我们话语的意思。那么,怎样才能增强话语的说服力,使得他人信服呢? 

  借物喻人,以此类比 

  楚国太子用梧桐的种子喂养枭,并希望它发出凤凰般的鸣叫声。春申君说:“这种鸟生性特别凶猛,不可能改变,与吃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朱英听了这话,就对春申君说:“你既然知道枭是不可能用食物改变它的特性而成为凤凰的,可你门下所收养的食客没有一个不是狗偷鼠窃等无赖之徒,而你却宠爱、敬重他们,把精美的食物给他们吃,把珠履赠给他们穿,还希望他们成为国中的杰出人物回报你。依我看,这与用梧桐种子喂养枭并希望它发出凤凰鸣叫声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同。”春申君仍不醒悟,最后被门客李园杀死,而他门下的食客却没有一个能替他报仇的。 

  枭不能用食物改变它的特性而变成凤凰,朱英以此类比,指出“本性难移”的人性。由此而辛辣地批评了春申君试图以自己的真心义举感化无赖之徒的可笑做法。春申君最终惨遭门客刺杀,也只因他没有听取朱英的劝谏,从而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在与人交谈时,我们如果能拿身边的事物进行类比,借助外物寓情说理,就可以化深奥为浅显,让人更直观地明白你所说的道理。 

  辩证说理,全面深刻 

  媒体采访导演郑晓龙,问道:“现在年轻人观剧习惯开弹幕,你之前好像批评过这个现象,你现在的看法有没有改变呢?”郑晓龙说:“其实弹幕评论就是把最直观的感受写出来,我觉得没问题。我比较困惑的是很多人把电视剧定格来看,现在的技术可以做到一帧一帧去看,可是影视是一个蒙太奇的艺术,它是流动画面的组合,一旦定格就不是影视创作了。比如有人定格后非要拿着放大镜去看剧里的毛笔字写的是什么,闹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这样会倒逼创作者特别地小心,不然就会有人拿着定格出来的画面指出你的错误,这就不是按照创作规律来了。当然,往好处说,这也反映了观众对一部作品的重视,如果是烂剧,他们可能就选择不看或者快进看。文艺作品应该允许批判存在,揭露是批判的开始,能够让人产生改变的愿望。” 

  郑晓龙转移话题,从“开弹幕”现象谈到很多人把电视剧定格来看,然后辩证地指出这样做的后果以及正面意义,并且认为文艺作品应该允许批判存在,这样才能做出禁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郑晓龙辩证说理,把道理阐述得既全面又深刻,给了我们很深的启迪。在谈话中,为了避免议论的片面性和绝对化,我们可以采用辩证说理的方法,这样得出的观点才更具说服力。 

  正反对比,观点突出 

  有学生问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钱满素:“有人认为缺乏真正严谨的性格并不适合做一个学者。在您看来,成为学者需要哪些特质,其中最不可或缺的是什么?”钱满素回答说:“我同意这个说法,严谨是对一个学者的基本要求。好奇、认真、韧性等也都是学者所需要的特质,我觉得其中最不可缺少的应该是兴趣,对研究对象的兴趣必须是真诚的,因为失去兴趣就不会有刨根问底的动力。真实、真相、真知、真理,这些是学者痴迷和追求的目标,研究就是尽可能过滤掉虚假。为了拿学位、评职称之类的目标而做学术,下了功夫当然也会有成果,但肯定不会走太远,目标达到就会后继乏力。真正的学者首先是一门心思去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解答心中的疑问,要像颜回一般守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 

  钱满素有问必答,正反说理。她先从正面阐述了兴趣对于学者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又从反面设例,指出如果仅仅是为了拿学位、评职称等一些功利目的去从事学术研究,就会后继乏力,不会走得太远。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在谈话时,正反说理的方式,可以让你的观点更加突出,语言更富魅力,从而给人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要说服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为他着想,让他也能从中受益。说服他人的能力,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如果我们在平时的谈话中,能运用这些说服人的谈话技巧,就可以影响人、打动人,让你的话语更具信服力。 

  

 (《演讲与口才》2023/04 期刊架位号[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