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架位号[8462] 期刊架位号[8462]](./W020230214529429967394.jpg)
文 戎鹤
换新妆,迎新年。近几年,古代女子妆容渐渐回到现代女性的视野中,有些元素被用于日常装扮中;有些出现在文创产品中;有些则被时尚界作为灵感启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古人对美的描绘,有些想象力甚至超过了现代人。本文介绍古代女子妆容的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妆容主要是以淡雅为主,当时的社会崇尚以德为美,所以素妆就成为女子的主流妆容,整体上给人一种不施粉黛的自然感,能够将五官以及脸形的优势充分地展现出来。
西汉和东汉时期。妆容最大特色在于唇妆,唇妆的晕染面积小,并且集中在唇珠的位置,因此会给人一种咬唇的感觉,再加上细长的眉毛,看上去古典韵味十足。
曹魏时期。妆容是以连头眉和仙娥妆为主,其中最显而易见的是眉毛很细很长,眉头和眉尾的宽度基本一致,眉毛之间的距离小,虽然很有特色,但是看上去不够大气。
魏晋时期。妆容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既文气又秀气,这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着紧密的联系。女子的妆容看上去比较寡南北朝时期。妆容会加入一些少数民族的元素,与魏晋时期相比,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眉毛再次变粗且变得更长,并且微微上扬,给人一种别样的异域风情。
唐朝时期。唐朝时期比较特殊,可分为武则天时期、盛唐时期和晚唐时期。武则天时期的妆容有着白皙细腻的底妆,并且眉毛细如薄丝,除此之外,还会在两边及靠近发际线的位置点缀斜红。盛唐时期妆容开始转向一种新的风格,其中,鲜明的特征有两个:第一是眉毛像蚕蛹一样,并且微微向上扬;第二是大面积地采用晕染,尤其是眼周以及两颊的位置,脸颊两侧红润且有光泽,比如说广为人知的酒晕妆和晚霞妆。到晚唐时期又以淡妆为主,追求的是精美和小巧,其中最明显的两个特点是有着细长的眉毛及小巧的唇珠。此外,还有一些妆容的细节令人觉得十分惊艳,包括脸颊上会涂抹一种金黄色的装饰,在眉心的位置点染花朵,或者将一些花瓣直接粘在额头上,展示自己美貌的同时,也展现出唐朝彩妆的特点。
宋朝时期。北宋时期的女子很喜欢用浓胭脂,并在面部点缀一些珍珠等配饰,当时的半唇妆放到现在依旧流行。到了南宋,女子的妆容变得更为淡雅,不再使用各种胭脂,而是选择类似于自然妆或者是裸妆的类型,看上去较寡淡。
明朝时期。女子妆容没有浓郁的粗眉,纤纤细眉便可传情;樱桃小口莞尔一笑,便可倾倒众生。明代女子的配饰与妆容相得益彰,如步摇、朱钗、发簪,以此凸显女子的温婉柔美。
清朝时期。清朝女子在妆容上基本沿袭了明朝的风格,简约质朴。面妆多为薄施朱粉,清淡雅致,与现代妆容类似。
(《老友》2023/01 期刊架位号[8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