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发现 > 资源推荐 > 新刊推荐
大国的关口(2021/01/03)
发布时间:
  期刊架位号[8648] 

就要和2020年说再见了​‍‌‍​‍‌‍‌‍​‍​‍‌‍​‍‌‍​‍​‍‌‍​‍‌​‍​‍​‍‌‍​‍​‍​‍‌‍‌‍‌‍‌‍​‍‌‍​‍​​‍​‍​‍​‍​‍​‍​‍‌‍​‍‌‍​‍‌‍‌‍‌‍​。 

  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在2020年上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叉:这是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年,没有之一! 

  这更像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最糟糕,有点言过其实​‍‌‍​‍‌‍‌‍​‍​‍‌‍​‍‌‍​‍​‍‌‍​‍‌​‍​‍​‍‌‍​‍​‍​‍‌‍‌‍‌‍‌‍​‍‌‍​‍​​‍​‍​‍​‍​‍​‍​‍‌‍​‍‌‍​‍‌‍‌‍‌‍​。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 承平日久,动荡会变得更加难受。 在确定性里面生活太久了,不确定性会让人无比抓狂。 

  有一点可以肯定,即2020年会作为一个历史的拐点载入史册。 走向哪里,我们还不清楚,但都知道肯定要告别过去了。 

  对中国来说,2020年同样是非同寻常的一年。 

  回顾历史,每一次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动都会对国内带来深刻影响。 领导层谋划国家的发展,一定要先对国际环境有个基本判断。 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能直接感受到国际环境,但当重大变动真的来临,那种感受又是直接的和有力的。 

  2020年的新冠疫情加剧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领导层的判断是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就像冥冥之中注定一般,这一年中国也在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 

  新的发展战略被提出,领导层称之为面临大国经济发展关口时的必然选择。 

  经济仍然是中心,但显然,关口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 

  在欧美政治世界,一股越来越强烈的力量要把与中国的关系推向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较量的轨道上。 并且,这已经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有很多落地的动作。 

  要真正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必须点明这一点。 

  而领导层反复提及,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再看看领导层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谋划,很清楚的是,中国无意进行这样的较量。 只要不戴有色眼镜,认真读一下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稿,就会明白,陷入这样的较量不仅无助于,而且会极大损害中国的发展利益。 

  历史已经证明,在经历过各种磨难之后,民族国家之间围绕经济和地缘政治等利益,总会找到妥协的办法,而如果是意识形态的二元对立占主导,那基本是无解的。 把世界推向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的轨道,对谁都是一场灾难。 

  中国和欧美的体制注定不同。 但这不是把中国当成国际社会各种问题替罪羊的借口。 事实上,对欧美国家来说,比中西体制不同更要命的是内部的社会分裂。 比如,特朗普成功利用社会分裂上台,然后直到今天仍然拒绝体面下台,并怒斥美国的民主变成了第三世界的样子。 

  这不禁让人想起孔夫子说的“季氏之忧”。 

  而对中国来说,从来就无意追求霸权。 发展仍然是中国的头号任务,主要矛盾决定了施政的主要方向是要建立一个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操弄意识形态对立的欧美政治势力忽略了,相对于体制的不同,大国面临的挑战具有更多的一致性,特别是体现在实现社会的再平衡。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 向外转嫁矛盾,尤其是通过意识形态对立制造敌人,注定会反噬自身。 

  我们相信,世界对中国崛起的种种不适应,将会在中国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中得到化解。 世界会欢迎一个坚持改革开放、内外兼修的中国,正如同不欢迎一个日益推卸责任、制造敌人的美国一样。 

  策划 | 南风窗编辑部 统筹 | 赵义 

  

  

(《南风窗》 2020/52)   期刊架位号[8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