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在南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事迹和壮丽的诗篇。”5月24日下午,金陵图书馆邀请到南京大学博士、东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魏福明做客“金图讲坛”,为广大市民奉献了一场名为“王安石与南京的不解之缘”的历史人文讲座。这也是金陵图书馆开创“南京历史人文系列”以来的第四场专题讲座。
讲座开始,魏福明副教授以时间为轴详细介绍了王安石的一生。他说,王安石在南京三次任知府、两度守孝、两度辞相后居住,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逝世后又葬在南京钟山脚下……谈及王安石一生的经历,魏老师对其大加赞赏,他认为王安石是一个十分有才气并且道德修养很高的人。
关于王安石辞官之后在南京做了哪些事情,魏福明副教授总结出四点,即:继续关心改革的成败、精心撰写《字说》等书、漫游交友、歌诗唱彻忧国爱乡情。讲课过程中,魏老师不仅引用了很多历史典故,同时也向市民展示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在此期间,读者欣赏到了王安石的《北山》、《谢公墩》、《桂枝香·金陵怀古》等诗词,不仅感受到了王安石的风雅幽默,同时也领略到他高尚的思想品德。
讲座接近尾声,魏福明副教授就“废湖为田”一事为王安石做了辩解。他说:“只要一提起南京玄武湖的兴废史,就必然会有人引经据典地说王安石在江宁府任上时将玄武湖‘废湖为田’”。然而,在魏老师看来,这只是某些人对王安石的一种刻意诬蔑和人生攻击。魏老师以详实的历史文献记载作为依据,从“任职年代”、“上书名份”、“工程周期”等角度进行推断和分析,澄清了王安石“废湖”一事。他认为,“废湖为田”经过多年来历史研究者的考证,如今只能当做是戏说类的逸闻趣事罢了。
魏福明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研究,著有《王安石评传》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可谓是资深研究专家。当天,魏老师的讲课条理清晰、内容详实,这让在场的约80名慕名而来的市民及历史研究者们受益匪浅,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历史,收获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