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美活动 > 活动预告 > 讲座

活动信息

在线讲座|国图公开课:道法自然 天地同和——论古琴的文化精神

时间:2020年03月05日 09:00 - 2020年04月05日 17:00

地点:其他

活动类型:讲座

受众人群:全部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

  又众志成城的新年,

  这是一个同舟共济、

  又感人至深的早春。

  防疫在家,书香为伴,

  虽未晤面,初心不忘。

  在“停课不停学,闭馆不闭网”的家居日子里,“金图讲坛”在线讲座小助手为爱学习的读者们精心挑选了优质课程——国图公开课。

  内容丰富,扫码即学,主题多元,服务贴心。陪伴读者们的“宅家”时光,让我们共享有文化、有传承、有温度、有信念的优质课程。

 

课程介绍: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创新、强韧而伟大的民族,多彩的文化、进取的精神、蓬勃的思想,无论是在江海奔流的古典时代,还是日新月异的全球时代,都具有万马奔腾、生生不息的磅礴生命力。

  国图公开课是国家图书馆借鉴“慕课”的大规模、开放、在线理念,以传承和弘扬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依托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海量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模式,推送多种形态的学习资源,创立面向社会大众,严肃、通俗、负责的通识教育平台。

  国图公开课依托国家图书馆宏富的馆藏资源,以服务国家战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公众文化生活品质为主线。一方面整合多种文献资源,并结合公开课自身的特点进行改造,以互联网的形式重新展现给读者。同时,结合最新热点和读者需求,不断策划知识密度高的课程内容。

 

本期概览:

  道法自然 天地同和——论古琴的文化精神

  古琴,作为最早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器乐,承载着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浩瀚的文化。

  本课程阐释了古琴艺术的文化精神和古琴创造的象征意义,论述了从孔子乐教到嵇康琴赋,上古琴制的成功转型,魏晋风骨与士的精神,古琴的审美与音乐思想,琴棋书画的文人修养,太极功夫与古琴操缦,减字谱的文化内涵与打谱艺术等内容。课程引入了主讲人丁承运先生最新研究成果与文化精神的分期考索,深入探寻了古琴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交互关系。

  课程目录 

  第一讲 图腾与巫祝——上古琴制与其象征意义

  第二讲 道德坚守——孔子修身授业的载道之器

  第三讲 革故鼎新——汉代琴制与琴道的沧桑巨变

  第四讲 左琴右书——魏晋风骨与琴的生命关照

  第五讲 冲突与共存——隋唐多元琴乐发展与其思考

  第六讲 琴棋书画——文人修养与古琴艺术

  第七讲 大音希声——道家思想与古琴文化

  第八讲 汉字思维——古琴谱与打谱的文化意义

  第九讲 剑胆琴心——中国太极功夫与古琴操缦艺术

  第十讲 宁静致远——古琴与士的精神

 

主讲人:

  丁承运,号夷门琴士,原籍河南邓州,1944年出生于河南开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现为武汉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

  曾发表论文《中国造琴传统抉微》、《吟猱论》、《琴调溯源》、《论五音调》、《汉代琴制革故鼎新考》、《解读严澂》等;学术专著《琴上月令》、《古瑟艺术论》(与傅丽娜合著)等;打谱琴曲《神人畅》、《白雪》、《六合游》、《石上流泉》、《流觞》、《南风畅》、《卿云歌》、《扊扅歌》等。

  丁承运教授自幼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古琴师承顾梅羹与张子谦先生,早年从靳志、武慕姚、蔡德全、黄松涛等先生学习诗文、书画,并从范景义、喻润川等前辈学练少林、太极功夫,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古琴艺术家,音乐教育家。

  相关著作

  《琴上月令》由丁承运教授编纂,本书所采撷的琴曲,大概有三种类型,一是描写某一个季节月份的景色,像《春晓吟》、《杏花天》、《白雪》;或是某时特有的情景,像《风雷引》、《南风畅》、《梧叶舞秋风》等;或是以某一特定时间为背景的事物,如以十一月黄钟律起始的郊祭内容的《神人畅》等。

  《琴上月令》

  索书号:J64/1845

  目前,该书已被金陵图书馆纳入馆藏。

  领略了古琴的文化精神

 

扫码观看讲座开启学习之旅:

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