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拉萨路小学六年级学生参与了金陵图书馆的“黑暗两刻钟”体验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专业讲解,学生们深入感受视障群体的生活智慧,增强关爱特殊群体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开始,金陵图书馆馆员通过实物展示向学生系统讲解盲文读写原理:采用特制盲文写字板及盲文纸,通过反向扎刻形成可触摸的凸点文字。在活动中,学生用指尖在凹凸的触感中感知文字的特殊形态。之后,馆员讲解了盲道的组成,条形引导砖指示直行方向,圆点提示砖标识转向或障碍区域。
接下来,馆员向同学们介绍了电子导盲杖,并组织大家分组开展导盲杖初级拼接体验。同学们围绕桌面乐高零件,自主投入导盲杖模型搭建工作。搭建过程里,他们积极交流想法,反复尝试不同方案,共同探索搭建技巧。完成模型搭建后,同学们通过编程将导盲杖模型与传感器连接,使其具备了初步功能并进入试用环节。当手持亲手制作的电子导盲杖完成测验,成功实现预期效果时,他们无不惊叹于科技的神奇力量。
紧接着,同学们戴好眼罩,完整体验了一段盲道,深刻感知盲人的生活。最后是“沉浸式黑暗体验”的活动,戴着眼罩的同学们被带进一间暗室,里面布置了各种障碍物,同学们需要凭借听觉和触觉自行摸索,寻找出口。在找到出口后,由馆员带领他们绕图书馆大厅一圈,用听觉捕捉环境声响,触觉感受同伴与障碍物,多维度体验视障读者获取环境信息的方式。体验结束后,参与学生表示:“失去视觉带来诸多不便,更体会到视障人士的坚韧。”
本次活动带同学们体验了盲人的生活,让他们深刻感受盲人生活出行等多方面的不容易,此类沉浸式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建立包容性认知,推动无障碍社会建设。未来,金陵图书馆将持续关注盲人这一弱势群体,努力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
文/编:高润林 审:孙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