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美活动 > 活动报道
【105学堂】“非遗学堂”系列课程活动——烧箔画
发布时间:2024-08-17
  8月17日上午,“非遗学堂”系列课程在金陵图书馆特藏阅览室开展了一次非遗烧箔画的手工体验活动。
  烧箔画是一种民间技艺,起于唐,盛于明清。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工艺制法、惊艳的色彩以及丰富的立体表现力在传统艺术中独树一帜。
  课程伊始,老师首先带领大家了解了关于烧箔的历史背景,给大家讲解了什么是箔。通常箔以其材质命名,如金箔、铜箔(紫铜/金铜)、铝箔、银箔等。在制作烧箔时,不能直接使用明火,因为金属箔非常薄,明火会把箔直接烧成灰。而且不同箔在通过过热反应或化学反应后,会形成不同的烧箔,由于温度和时间长短的不定量,在不同时间和温度下,箔将产生随机的色彩变化,这也让每一幅烧箔画都具有独一性。
 
  随后就进入了我们的制作环节,一幅美丽的烧箔画大致分为四大步骤,即:画、涂、贴、扫四步。首先老师带着大家在纸上用母版绘制图案;接着,在图案上涂满专用胶水,在涂胶水时老师特别强调,胶水一定要抹匀,并保证画面平整,这样做出来的烧箔画才会服帖好看。第三步即进入了烧箔画的最重要的环节——贴箔,我们在贴的时候,可采用整贴或将烧箔揉碎进行贴合,其最后呈现的效果将各具特色;最后,我们将图纸上多余的烧箔用刷子扫除,涂上保护亮油,一副烁光流金的烧箔画即大功告成。
  回顾整个课程,大家都沉浸在手工的乐趣当中,小朋友们对自己的成果也非常满意。不少家长表示,不光是孩子,就连自己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传统工艺的醇厚魅力。
  (文/编:潘健  审:纪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