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美活动 > 活动报道
【105学堂】“非遗学堂”系列课程活动——皮影制作
发布时间:2023-03-25

  3月25日上午,“非遗学堂”系列课程在金陵图书馆105教室开展了一次以制作皮影为主题的体验课程。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皮影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第29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考虑到此前孩子们从未接触过皮影制作,本次课程为了方便大家,也为了环保,老师特意在传统皮影的制作方式上进行了改良,将传统驴皮料换成了塑料仿皮,皮影各零件的连接选用了更为简单便捷的脚钉。本次课程需要用到的工具如下:勾线笔、颜料、操作杆、打孔器、剪刀、两脚钉、仿皮材料、人物图。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提前准备了画好了皮影人物关节图,同学们只需对其逐一上色即可,色彩搭配都由大家自行选择。关节上色完毕后,需将其剪裁下来,并依次组装,在连接处用两脚钉进行固定,最后再在人物的四肢部分装上操作杆,简单的皮影制作便完成了。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皮影戏,场子虽小,天地却大。皮影戏能够传承千年,在不同地方落地开花,离不开皮影戏艺人的付出。希望孩子们在领略皮影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响应新时代非遗文化的感召,从方寸手作中找寻自己内心的大世界。

(文/编:潘健  审:纪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