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金陵图书馆与大无书画院联合举办《金陵四老与近现代书法创作》艺术讲座,特邀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丹,于金图·八九零空间作精彩艺术分享。本次讲座从“金陵四老”的书法艺术风格、书学思想、艺术成就,讲到近现代书坛创作类型,精妙绝伦。金陵图书馆官方抖音号线上同步直播讲座内容,线上线下互动热烈。
讲座伊始,金教授分别讲述了四位先生的书法风格、书学思想、艺术成就。胡小石、林散之、高二适、萧娴,被称为“金陵四老”,是近现代书法创作的代表人物。在清代碑学风气笼罩的近现代书坛各显其能,有延续碑学创作者、有碑帖结合者、有打破碑学回归帖学创作者、有以金石书风著称者。他们的书法代表了近现代书法创作的多种取法途径,具有书法史意义。他们大致处于同一时代,但书法创作风格不一,在时代的发展中走出了四种不同的创作模式,代表了近现代书法的发展方向。
胡小石师从李瑞清,以碑学为骨,融入了帖学的元素,他的书法作品具有一种浑厚博大的气象,他延续碑学创作模式,是清代以后碑学发展的又一高峰。林散之把碑学和帖学相融合,为草书的发展寻求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被称为当代草圣。金教授在江苏省书法院“散之风神”学术研讨会所写的《林散之草书的突破与创变》一文中阐述了林散之书法的突破和意义,从碑底帖面、散锋破毫、涨墨渴笔、诗心画韵四个方面,总结林散之草书迥异于时风的几个风格特点,是草书创作上的重大突破,具有碑帖结合的典范意义,重建了一种新的书法审美范畴。
高二适顶着碑学风气,坚持帖学创作,使得帖学有了发展的空间。“兰亭论辩”应该视为他对碑学的一次公开反叛,这是一次碑学笼罩下的帖学觉醒。金教授在《论高二适的手札书风》一文中,从三个方面,评价了高二适作品。草圣平生:高二适其人其书;金薤琳琅:高二适手札书风及其特色;风流独步:高二适手札书风及其草书的历史价值。萧娴是康有为的女弟子,康有为尊碑抑帖的主张对其影响很大,先临《散氏盘》,后学《石鼓文》,再学《石门颂》和《石门铭》,“三石一盘”成为萧娴书法最为稳固的根基,因而她的书法作品具有浓厚的金石气,大字气势雄壮,写出了魏碑书法的真髓。
其后金教授由“金陵四老”讲到近现代书法创作的发展,其不同的创作风格,正好体现了近现代书法创作三大类型:碑派书法的延展、碑帖融合的代表、帖派书法的再兴,也是近现代书法创作史上凝聚的一个缩影。
最后互动环节,面对主持人的提问,金教授的回答幽默风趣,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当主持人问到金教授在南艺求学编纂《中国书法史》的心路历程时,金教授非常感慨:“这个任务对我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通过参与编纂书法史,我对书法史进行了重新导读和梳理,整个书法史已经映入我的脑海,到现在为止,每一个章节我都了如指掌。读十本书,还不如参与写作、编纂一本书。”正因金教授这份对书法的热爱,对书法史深刻的研究,其书法艺术创作及学术成就斐然。本次讲座更是从专业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金陵四老的创作风格和书学思想,对近现代书坛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让大家对近现代书法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受益匪浅。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艺术的魅力,打造交流创新的优质平台,金陵图书馆联合大无书画院与多方力量于金图·八九零空间读者书房,开展多种主题艺术讲座沙龙。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可关注金陵图书馆官方活动预告,让我们与知名艺术家一起畅享文化与艺术的盛宴。
(文:林静雯 编:林静雯 审:马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