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展览由金陵图书馆联合南京市残联、建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邺区残联、建邺区融媒体中心、江苏龙虎网、南京城市摄影队、刘晓光摄影工作室等单位共同举办,以摄影艺术定格、浓缩、再现残疾人追梦、逐梦、圆梦的精彩瞬间。在此之前,金陵图书馆线上发布微信公众号推文,面向社会发出“朗读者”志愿者招募邀请函,共征集到了265组报名作品,并从中择优录取了26位志愿者,其中成年人18人,青少年8人,涵盖学生、教师、程序员、退休干部等各行各业,走进录音棚,共同录制有声展览讲解词,用声音引领盲人“感知”摄影作品,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打通残疾人服务“最后一公里”。
用朗诵“投放一束阳光” 在爱与被爱中双向奔赴
“这个姐姐虽然有智力障碍,但她学习能力强,而且乐观、开朗,在听说读写中努力适应社会”,录制过程中,年仅11岁的小小“朗读者”刘思菡用心感受着残障人士不屈服于命运的强大精神动力,她表示,“他们虽然看不见世界,但我希望可以通过我的朗诵鼓舞士气,就像在他们眼前投放一束阳光,让他们‘看见’未来怎么走”。
爱与被爱,是双向奔赴的。此次参与录制的志愿者中还有一位“来自远方”的朋友。今年50岁的范晖莉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曾在上海图书馆做过朗诵志愿者。热心公益的她无意间看到金陵图书馆的招募推文,深受感染,特地从上海前往南京。她告诉记者,残疾人给她带来力量,她希望借助“朗读者”平台,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南京的残疾人朋友“加油打气”。
握好助残“接力棒” 用感染力为更多人带去力量
扶残助残,是一种接力与传承。今年将满16岁的钮悦洲刚加入“朗读者”时仅8岁,才上二年级的她连字都认不全,妈妈读一句,她跟着读一句,就这样完成了全篇录制。8年间,她阅读的文章从绘本读物变成了文学作品、历史名著。她说,这些朗诵作品的听众大多与她同龄,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无障碍视听,更好地享受普通人同等资源,更能拓展盲人小朋友的知识面,激发学习、探索的求知欲。
此次线上公益摄影展,钮悦洲朗诵的是陈芊的故事。而钮悦洲加入“朗读者”的那年,陈芊作为南京青奥会唯一一名残疾人火炬手,完成了接力任务。一场线上公益摄影展,将她们串联在一起。
参与录音的前一晚,钮悦洲上网查阅了陈芊的相关报道,结合解说词,切身了解、感受陈芊的故事。“我带着自己的理解和崇敬的态度朗读,希望通过朗读可以将这些情感与力量传递给收听的盲人朋友们。”她说。
“在加入‘朗读者’的第十一个年头,我更不应该错过每一个用感染力给残疾人带去光亮、欢乐的时刻。”63岁的刘春源是“朗读者”的“老面孔”,自2012年加入“朗读者”以来,他始终在用朗诵帮助盲人朋友感受文字的魅力,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朗诵爱好者了解、加入“朗读者”。
据统计,从2012年项目开展至今,“朗读者”累计志愿者人数已近1.1万,服务江苏省范围全龄段盲人读者3万余人,共录制书籍100种,征文作品90余篇,总时长超过300小时,举办公益活动170余场,成为视障人群口中“一座用耳朵聆听的图书馆”。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中,金陵图书馆“朗读者”公益助盲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此次“追梦路上 爱洒金陵”残疾人主题线上公益摄影展与“朗读者”“强强联手”,用心、用情、用力,将精美的摄影作品、振奋人心的身边故事,通过饱含激情的深情朗读表现,讴歌残疾人自强精神,弘扬平等友爱、包容互助的价值取向,展现建邺区乃至南京市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成果缩影,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张婕 编:张婕 审:周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