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美活动 > 活动报道
2022“美阅”主题书展——共读童年
发布时间:2022-07-15

  炎炎夏日,悠悠暑假,孩子身在其中尽情享受,大人通常带着艳羡以及各种滋味打开自己的回忆之门。有没有一段时光、一种方式,让过去与现在连接,让两个孩子“见面”,互相倾诉各自成长的烦恼,交换心底里的小秘密,为彼此欢欣,替对方伤感,又共同积蓄力量迎接未来?7月14日,金陵图书馆“美阅”主题书展——共读童年在我馆一楼大厅展出,本次展览精选10册以回忆童年为主题的散文集,辅以书中精美插画和封底作者感言,希冀我馆大小读者观展同时共读童年,加深亲子交流,度过一段难忘时光。

  本次所展图书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系列丛书“我们小时候”,10位大作家各自述说着他们的小时候。张梅溪的《林中小屋》里有一座很大很安详很甜美的桦木林子。王安忆的《放大的时间》里有校际明星,有阿尔及利亚少女,有对猪肉和积木的奢望。苏童的《自行车之歌》里有雨点落在青瓦上“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有盛夏夜中充满生机的百年老街。宗璞的《烟斗上小人儿的话》里抗战时期对北平的思念其实是对清华园的思念。郁雨君的《当时实在年纪小》里把难忘的人和难忘的体验都当作让一个人最终能够盛开的营养。张炜的《描花的日子》里四十多年前的小事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毕飞宇的《苏北少年“堂吉诃德”》里除了有带着时代印记的衣食住行,也有被当作玩具的大自然,有无比亲昵的动物——家畜,有各类手艺人,还有一片一片的“在那儿,还在那儿,一直在那儿”的大地。叶兆言的《文学少年》里的童年趣事中不但有自己,更有一个家族的回忆。周国平的《侯家路》里童年最快活的日子是在乡下,以及在人民广场的大院里当了两年的“孩子王”。迟子建的《会唱歌的火炉》里童年的作者在枯燥的活计里发现浪漫的事,更发出浪漫的询问:《沙家浜》里那个唱着说话的地方在哪儿?

  丛书编者说:“精湛的文本胜过图片,因为你可以知道照片背后的故事。”名家美文,值得我们驻足一览。

  欢迎大小读者前往我馆一楼大厅观展,可根据展柜中图书书脊索书号在我馆官网查阅该书馆藏信息,借阅书籍。

文编/葛穗 审/周军